小花园湾是苏州河普陀段上的第八湾,位于光复西路附近,在镇坪路的西面、东新路的北面。湾角北侧的普陀公园被人们习惯称其为“小花园“,小花园湾”因此而得名。苏州河在这里呈现了“之”字形的流转,缓缓流淌的河水似乎承着沉重的历史重负,不断吟唱着曾经在这里发生而又被后人渐渐淡忘的故事。

小花园湾的湾里、湾外充满了许多令苏州河永远铭记的往事。湾的南岸曾有我国第一家由外商开设的化工厂一一一江苏药水厂,它也是上海开埠以后的第一家化工厂;这里诞生了我国第一家罐头食品厂一一泰丰罐头厂,其生产的“双喜"牌罐头在世博会上六次获奖,为我国民族工业赢得了崇高荣誉;这里崛起了一个振兴民族丝织业的著名企业一一美亚丝绸厂,美亚牌丝绸曾获得巴拿马世博会的金奖,其撒下的种子仍然在世界各地开花结果;这里还曾是旧上海最大的棚户区一一药水弄,伴随苏州河沿岸工业的兴起,却使她更加贫困,旧的社会制度、外国殖民者的侵入压迫使她陷入水深火热之中,滚地龙、阴阳街是她多灾多难的痛苦记忆。

解放以后,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美丽的公园、宽敞的柏油马路、高档住宅小区、穿梭往来的游艇展现在我们的眼前,面对眼前的这一切,不由地使人们想起过去的往事,就让我们撩开苏州河的神秘面纱,倾听流淌的河水給我们讲述发生在小花园湾的故事吧。

一、美亚丝绸厂的创业传奇

茅盾的小说《子夜》里有一个名叫吴荪甫的资本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人物原型,他就是号称“丝绸大王”的莫觞清。美亚丝绸厂就是他一手创立的,后经蔡声白多年的精心打造,使美亚丝绸厂成为我国民族工业的佼佼者,至今在海内外仍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美亚集团规模庞大,分厂众多,遍布各地。其中和苏州河有紧密联系的是1925年在小沙渡路(现西康路)建立的美业三厂和随后建立的美亚四厂(在今胶州路),尤其是美亚四厂生产的美亚牌丝绸曾在1926年美国世博会上获得最高奖项——甲级大奖,奠定了美亚丝绸厂在上海民族工业史上的地位,更使美亚丝绸厂成为了苏州河十八湾上的一颗闪亮明珠。

1.莫殇清与美亚丝绸厂的诞生

莫殇清(1877-1938)是浙江吴兴县(现湖州市南浔区)人,生长在一个开设丝行的商人家庭。他从小耳濡目染父辈的经营活动,逐渐对蚕丝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00年,他进入苏州延昌永丝厂工作,开始接触现代缫丝工业。由于他工作认真,精明能干,又能讲一口“洋泾浜”英语,所以很得老板赏识。两年后,他进入上海勤昌丝厂任总管车。在这段时间里,莫殇清学习和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他认识到缫丝工业在我国很有发展前途,便萌生了自己创办缫丝厂的计划。1903年他与王笙甫等人在上海合伙开设了久成丝厂,生产玫瑰牌、金刚牌生线,产品十分畅销,赚取了他创业后的第一桶金。

1910年,莫觞清自己在卢家湾创建了久成二厂,在日晖港创建了久成三厂。此后,他又在唐家弄开设又成丝厂,在恒丰路开设恒丰丝厂,同时还受聘担任几家丝厂的经理。就这样,莫觞清在数年之间投资开设的或担任经理的丝厂共有十余家,拥在丝车2500余部,成为上海有名的缫丝业大亨。

莫觞清的总管理处设在江西路,紧邻的美商兰乐壁洋行请他兼任洋行买办经营生丝出囗业务。这使他有机会深入了解洋行经营活动的全部内容,他真正了解到我国生丝制品外销完全操纵在外商手中,而生丝制品在国际市场上投机性非常强,价格和外汇汇率变化很大,致使我国缫丝工厂对产品盈亏毫无把握。掌握这些重要信息后,莫觞清决定使自己的生丝产品有更多的回旋余地。

于是,莫殇清在1917年与汪辅卿以及美商兰乐壁合资开设了美亚丝绸厂。莫觞清负责经营管理,兰乐壁负责生产技术。然而,美商兰乐壁在生产技术上是个门外汉,在机器设备装好两年后仍然开不了工。后来,在几位杭州工业学校毕业生的协助下,总算试织出第一批绸布。不幸的是,这一年国际生丝价格大跌,莫殇清所经营的各丝厂的原料和成品大量抵押在银行和钱庄里。由于亏损巨大,他不得不把美亚丝绸厂的厂房和机器分别出售,以抵偿债务,第一个美亚丝绸厂就这样烟消云散了。

莫觞清当初开办自己的织绸厂,是想在市场丝价跌落时,为生丝另找出路,谁知在美亚厂立足未稳时已先遭受打击,但这也更加坚定了他创办织绸厂的信心。1920年,他与天生锦绸庄合作,在马浪路(今马当路)重新开办美亚织绸厂,购置了12台织机。这一次,他接受以前的经验教训,积极招聘有经验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把刚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蔡声白招聘进厂,蔡声白的加盟使美亚丝绸厂从此步入辉煌时期。

2.蔡声白的传奇人生与美亚的辉煌

蔡声白(1894一1977),名雄,浙江湖州南浔双林镇人,1911年从杭州府中学堂毕业后考入北京清华学堂,1916年被保送至美国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1919年获工学学士学位后,怀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回国,随即被同乡莫觞清招聘入厂。

蔡声白在美国学习期间曾留心研究资本主义企业的经营管理方法和市场竞争法则,进入美亚织绸厂后,因他既熟悉生产技术,又擅长经营管理,深受莫觞清的赏识。莫觞清不但把女儿莫怀珠嫁给蔡声白为妻,还聘请他担任美亚织绸厂的总经理,委以经营管理全权,自己则退居幕后。

1921年,蔡声白上任后,立即着手添置设备、招聘人才、加强经营管理、扩大生产规模。当时美亚厂只有12台织绸机,且设备陈旧落后,他立即向美国订购了新式络丝车、并丝车、打线车、纤经车等设备,又订购了40余台美国双棱织绸机和40台日本提花织机。有了先进的设备和人才,美亚丝绸厂很快就陆续生产出品质优良、价格适中的华丝葛、印度绸、双绉、乔其纱、鸿禧革(美亚被面)等一批时新绸缎,消费者趋之若鹜,美亚厂一时名声大振。其中,华丝葛畅销全国各大城市,薄绸和华坊单绉等远销英国、日本和印度等国。

由于丝织厂的原材料价格昂贵,需要一大笔资金来周转,资金问题一向是各丝织厂最感棘手的问题,而蔡声白却有能力独辟蹊径解决资金问题。当时中国银行总裁张嘉璈是他的留美同学,他通过张嘉璈的关系,以美亚丝绸厂全部机械设备、原料和成品向中国银行抵押,由中行派两个管理员常驻美亚丝绸厂进行监管,从而取得可以长期透支100万元的资金额度,这在当时的厂家中属凤毛麟角。

1922年秋季,新丝上市时,市场丝价飞涨,许多丝织厂因此受到沉重打击,由于资金短缺,纷纷倒闭。面对严峻的局面,蔡声白一方面缩短工时、压缩产量;另一方面改良产品,拓展销路。美亚厂凭借先进设备,先后推出了小花华丝葛、华绒葛、爱华葛、彩条绉、绉缎等新产品,大受国内外客商欢迎,获利甚丰。

由于蔡声白经营有方,美亚丝绸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1924年,蔡声白参股,美亚丝绸厂由莫觞清、蔡声白合伙经营。这一年,他盘入闸北交通路的天华绸厂;1925年,与小沙渡路的天纶绸厂合资,改称“天纶美记绸厂”(后称美亚三厂);1926年,又向日本定购40台丝织机,在杜神父路(今永年路)租屋筹设美孚绸厂,后又在胶州路购地建厂(后称美亚四厂);同年,以盈利在斜土路新建厂房,开设“天纶美记总厂"(后称美亚六厂);1930年并入久纶绸厂和南新绸厂。1933年2月,美亚丝绸厂改组为美亚织绸股份有限公司,拥有美亚总厂、二厂,天纶美记总厂、分厂,以及美孚、美成、美生、美利、南新、久纶等织绸厂和美经经纬公司、美艺染炼整理工厂、美章纹制合作社、美兴绸庄、美隆绸庄、美纶绸缎布匹局等,还有铸亚铁工厂、织物试验所、员工培训所、质量检验所等,拥有资本总额达法币280万元,职工3000余人,成为丝织全能和产销联营,集培训、织造、设计、印染整理和质量检验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其规模在全国丝绸行业中首屈一指。

蔡声白不仅重视发展企业规模,还千方百计地致力于市场营销。美亚织绸厂从创办之日起,就面临着日本丝织品的激烈竞争。蔡声白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花色品种的同时,大做广告宣传。“九·一八”事变后,蔡声白和方液仙、李康年等企业家在南京路原绮华公司旧址发起组织了“九厂国货临时联合商场"',于1932年''九·一八”周年日开幕,受到群众热烈欢迎,营业两个月中,美亚厂售出大量产品。

美亚织绸厂在李康年创办的上海中国国货辟有专柜,展销本厂的各种产品。当时国货公司经常举办时装表演,蔡声白积极提供各式新颖、华美的表演服装。这些服装的绚丽色彩、新颖款式和柔软质地使观众惊叹不己,这些参展的绸缎服装及面料表演后会立即成为上海市场上的紧俏货。蔡声白还别出心裁地将时装表演拍成影片,在杭州、福州、广州、宁波、青岛、厦门等城市放映,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美亚厂的产品也随之销路大增。

南洋(东南亚)一带历来是我国丝织品的传统出口市场,后因日本人造丝大量倾销,使中国丝织品受到排挤。为夺回这一市场,蔡声白多次派出考察团分赴南洋各岛,举办美亚厂丝绸的展销会;同时还携带时装表演影片,在南洋各地巡回放映,起到极好的宣传效果。美亚厂绚丽多彩的绸缎产品赢得了南洋民众的喜爱;而众多的南洋爱国华侨更是出于爱国之心踊跃购买美业厂的国货产品。蔡声白又千方百计地努力降低成本,使产品不仅质优,而且价格低廉,牢牢地在南洋地区站稳了脚跟,夺回了这一传统市场。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美亚刚建不久的关栈厂毁于炮火。为保存实力,蔡声白除将租界内的四、九两厂留沪外,其余工厂分迁汉口、重庆、广州、香港等地,又在上海、香港、重庆、汉口、天津分设华东、华南、华西、华中、华北五个管理处,实行统一管理、分散经营,艰难地度过了抗战时期。

抗战胜利后,蔡声白预感美国丝织业将成为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去美国考察。美国丝织厂的高度自动化使他感叹中国丝织业难以与之抗衡。1946年,蔡声白离沪去香港,遥控指挥其属下单位,并将资金大量抽调境外。同年分别在纽约、曼谷成立分公司和发行所,1948年在阿根廷设立利亚实业公司,在香港设立美亚总管理处国外分处,

1977年,蔡声白于香港去世。他的外孙女、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纯棉衬衫生厂商”的香港溢达集团主席杨敏德评价自己的外祖父经营思想前卫:“如果(上世纪)30年代那口气没断,我们家族的企业今天可以和当今所有最大的企业集团一比。"

二、药水弄的故事

药水弄是旧上海著名棚户区之一,范围南至长寿路,北靠苏州河,西邻国棉一厂,东达西康路。过去一提到药水弄,人们马上联想到贫穷、肮脏和痛苦。回忆过去,药水弄曾有许多令人不堪回首的往事。

1.药水弄的形成

19世纪中叶,这里还是地旷人稀、沟浜纵横、杂草丛生的滩地,与江宁路桥一带沙滩,统称为小沙。东北角吴淞江(现在的苏州河)岸边,已有人在江上摆渡,逐渐形成摆渡口,旧时被称为小沙渡。当时附近仅有11户居民在此居住,他们种植蔬菜和水稻等。在渡口西的岸边,有人开设石灰窑,所以这一地区又被称作为“石灰窑”。1907年,江苏药水厂因对其附近地区污染严重,受到工部局的多次警告,从新闸桥北迁来,江苏药水厂修筑了一条通向租界的小路,这条小路被称为“药水弄”,后来该弄被编为西康路1501弄,20世纪80年代这条弄堂被拓宽并入延长的宜昌路。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开辟为商埠,西方列强纷纷在这里建厂。由于吴淞江水运与内地联系极为畅通,对原材料、产品的购销和劳动力的流动十分便利,早在1911年至1913年间,日商在吴淞江南小沙渡口附近建立内外棉三厂、四厂,工厂招收苏北等外地破产农民进厂做工。他们的居住、生活问题无人问津,只能在工厂附近河滩荒地,搭个简易棚户栖身,但这时居民人数不是很多。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乘欧美各国忙于战争,无暇东顾之际,对中国进行大量资本输出,开设大批工厂,沪西工业迅速发展。从1914年到1923年间,药水弄周围内外棉厂就有五厂、七厂、八厂、十二厂、十三厂、十四厂、十五厂等先后开办。同时,国内民族工业也有所发展。因此,对劳动力的需要就显得非常迫切。而遭受连年天灾战乱的苏北、山东、安徽等地破产农民闻讯,大批涌入这里,有的先以家乡摇来的小船为家,后因舟破而上岸,搭个“滚地龙”(把竹片弯成弓形,两端插入泥里,盖上几张芦席搭成半圆形的窝棚):有的在工厂附近棚户区搭矮棚宿夜。从此,药水弄人口快速增长,范围也迅速扩大,当时居民达到1000户左右,已经形成为具有相当规模的居民区。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闸北、虹口、江湾等地一片战火,受灾的难民逃来很多,尤其是吴淞江北岸受战火损害最严重的闸北区,大批难民无家可归,纷纷渡河来到南岸,少数有钱人租家安户,大多数贫困者只能另觅生计。当时在药水弄附近西康路、草鞋浜等处,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设有三个难民收容所,被收容的难民一旦找到活计,就在工作地点不远处搭棚住下。由于药水弄周围工厂很多,就此人口激增,很快挤满药水弄棚户区,至抗战期间,人口己经猛增到1万人以上。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发动内战,连年战乱,再加上饥荒频频、租赋繁重,致使农民纷纷失去土地。同时政府强抽壮丁,迫使大批灾民背井离乡,逃荒避难来到上海谋生,这时到药水弄搭棚安家的也为数不少。据统计,至解放前夕,药水弄己经有一万五千余人在此居住。

因为这里工厂林立,每天除了有废气废水排出,还有制砖用的大量泥上运入,环境之差,显而易见。久而久之,除了实在搬不走的穷苦工人和无业人员,再也没有人愿意居住在这里,这里逐渐形成了上海最大的棚户区和贫民窟。

2.药水弄的新生

20世纪90年代,药水弄的棚户区整体进行了拆除,药水弄也就成了历史名词。解放前夕,药水弄有居民三千余户,近一万五千人。大都住在竹架草顶、篱笆墙棚屋内,砖瓦房不多,还有矮小的“滚地龙"。弄堂内居民中长期流传着“吃水不清,点灯不明,走路不平,出门不太平"和“宁坐三年牢,不住石灰窑”等民谣。

解放以后,中共上海市委和市政府立即着手改善药水弄市政公用设施,接通自来水设立给水和消防龙头:接通居民用电,安装路灯;建造公共厕所;埋设沟管;辟通“火巷”:铺设道路,组织力量帮助和督促危险房屋的抢修,使居民的居住条件有所改善。

第二个五年划期间,迁走了江苏药水厂和耐火材料厂,改建成中学。20世纪70年代初,拆除部分危房,改建成三层楼简易公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逐步提高,药水弄居民对自己的住宅进行了翻修、改建,居住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

1985年1月,普陀区人民政府决定彻底改建药水弄。计划拓宽常德路和宜昌路,埋设水、电、煤气等管网,动迁居民3581户,大小单位75个。改建规划包括5个住宅组群,建筑层次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即由六七层的多层住宅到10一18层的高层住宅建筑群,最后是36层的多功能综合大厦。同时商业服务网点、绿地、娱乐设施也配备齐全。经过十年的陆续改建,昔日的药水弄棚户区,己经被彻底改建成住宅新颖、公共服务设施齐全、交通方便、环境优美的住宅新村——长寿新村。

三、上海第一家化工厂一一江苏药水厂

江苏药水厂位于镇坪路桥西南,宜昌路550号(原同济大学第二附中校内)。湾的南面,是当年上海有名的药水弄棚户区,该湾还曾被叫作药水弄湾,因江苏药水厂是这里最大的工厂而得名。

江苏药水厂的原名为KiangsuChemicalworks,由英国商人美查于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开办,最初名为美查制酸厂。这是中国第一家由外商开设的化工厂,也是上海开埠以后第一家化工厂。

1.江苏药水厂的发展概况

鸦片战争以后,在外国殖民者持续向我国进行经济扩张的时代背景下,1860年,英商立德洋行为满足来沪外商企业对硫酸、硝酸等工业试剂的需要,在当时还在租界之外的新闸桥苏州河边开了一家工业用酸制造工厂。清代一首《沪江商业市景词》写道:“远装磺石到申江,机器烧成露满缸;名是硫酸资化学,俗呼药水出番邦。”上海老一辈的人称工业试剂为“药水”,就是从那时开始的。

1862年,英国商人美查兄弟(Frederick Major与Earnest Major)来沪经商,一开始经营洋布零售业,后于1872年3月创办了申报馆。新闻事业成功后,美查兄弟继续扩展业务范围。1874年,美查兄弟买下立德洋行开办的金银熔炼厂开办美查制酸厂(Major AcidWorks),改名为江苏药水厂。

1880年(清光绪六年)后,美查兄弟及其他股东合资,将他们所经营的企业组成美查公司。这些企业包括:江苏药水厂、点石斋石印局、燧昌火柴厂、申报馆、申昌书局、肥皂与榨油厂。在美查公司中,英国股份占90%以上,其中祥茂洋行持有较多的股份,江苏药水厂属美查兄弟的产业,工厂的资本约为关银12万两。

1889年9月24日,美查公司改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经营的企业包括江苏药水厂、燧昌火柴厂、申报馆、申昌书局以及申报新闻事业,资产30万两。

1890年后,上海工业用酸碱的需求快速增加,美查制酸厂的设备落后,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于是又公开募集30万两白银欲扩建厂址。1899年公共租界成立并扩张成功后,美查制酸厂己经在租界辖区内。由于制酸厂每天有大量的废水废气排出,工部局的多次警告,最终要求该厂迁出租界。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冬,该厂迁出租界范围,在小沙渡西面的苏州河边兴建新厂,并改名为“江苏酸碱化工肥皂厂”。

江苏药水厂用铅室法生产硫酸,生产工人和辅助工共有十多人。早期产品大都自用,开始时是与制皂厂一起制祥茂肥皂,后来祥茂肥皂牌子转售给中国肥皂公司(即上海肥皂厂),企业转为为银炉业熔炼金银制成元宝、金条和银楼首饰提供所需要的硫酸,并从银炉排出的酸雾中再回收硫酸,在工厂内设有13家银炉,并有供酸合约。每年硫酸产量约900吨(燃硫300吨/年),并制造少量硝酸和盐酸。江苏药水厂的全部硫酸供银炉需求还不足之时,便从日本进口硫酸转售。

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上海沦陷,由于与外界交通中断,公共租界成为“孤岛”江苏药水厂获得扩展机会。厂方从英国订购新的机械焚矿炉,并扩建铅室和蒸馏塔,每年产量超过1000吨(燃硫500~600吨/年)。厂址迁移至西康路后,厂内还有五六家银炉,后来因通行纸币,产量才逐渐减少。同时,民族工业逐渐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产酸也逐渐供应给染坊、搪瓷、医药等工业使用。至上海解放前,有供应关系的银炉只剩一家。1949年后,银炉业全部歇业,所有硫酸全供工业使用,所产硝酸,除硫酸生产需用一部分外,其余部分出售给市内外及兵工厂。直至天利氮气厂生产硝酸后,因成本低廉,江苏药水厂的硝酸产量才逐渐减少,至1943年停止生产,自用硝酸亦向天利氮气厂购买。

2.新中国时期的江苏药水厂

上海解放后,外商企业向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受工商局及外事处监督。1950年6月29日,江苏药水厂办理上海市外贸及中外合资工商业登记,1951年3月24日,美查公司向上海对外贸易管理局申请登记为进出口商。1954年,厂经理德人魏克与市政府谈判,作对价转让。1954年7月,江苏药水厂正式被接管为地方国营企业,改名为地方国营上海江苏药水厂,1954年归市人民政府第二重工业局领导,厂长徐义宽,接管后的第三天,恢复了生产。1956年1月,上海市化学原料工业公司成立,江苏药水厂划归化学原料工业公司领导。

由于上海解放后,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工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硫酸需要量相应增加,仅靠江苏药水厂和新业制酸厂这两家制造厂的增产,己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化工局于1958年建成年产5万吨硫酸的上海硫酸厂,新业制酸厂成为上硫厂的一个车间,更大规模的现代化的吴泾化工厂在黄浦江畔吴泾地区矗立起来,而江苏药水厂生产工艺落后,废气对周围居民区有影响,化工局决定该厂停产。1962年10月,吴泾化工厂基建一期工程完毕,即待生产,江苏药水厂第一批38人于10月13日去吴泾。至11月6日,除5人留守外,江苏药水厂领导带领干部和工人全部人员共75人去吴泾化工厂支援上马。1963年7月,市计委批准关闭江苏药水厂。即行清理,至1964年7月结束。具有90年历史的江苏药水厂正式关闭。

江苏药水厂原址就在西康路1501弄靠近苏州河边上,解放后,旧厂被拆除,改建为普陀中学,即现在的同济二附中分部。现江苏药水厂旧址仅剩下原先作为办公之用的多层砖木结构洋房一幢。该洋楼坐北朝南临苏州河而建,面阔五间,设有宽阔的门廊,饰多立克柱,青瓦坡顶红色清水砖外墙,有小红楼之称。2009年6月,该洋楼被公布为普陀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四、普陀公园

20世纪初,现在的普陀公园一带曾是农田和滩地。1920年代后期起,逐步形成为东新村棚户区。棚户区内常见建筑为用芦席搭建的简易住房,俗称“滚地龙。

因棚户区与乱坟岗仅一街之隔,故此街旧称为阴阳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改善了这一带居民的居住条件,增建了生活设施。1952年下半年,将“阴阳街"东北的坟场荒地划辟为公园,即为普陀公园。

普陀公园位于光复西路255号,地处苏州河以北,轨道交通3号线以南,东临东新支路,占地19.78亩,约13187平方米,于1954年建成开放,是普陀区最早建成的公园,也是普陀区内环线以内唯一的一座公园。

初建时,公园内建筑物多用竹料建造,有竹亭、竹厅、竹廊,掩映在花木从中,别具一格。1970年代中期,园内建筑物逐步用混凝土建筑取代,但景点布局基本未变。园景以1000平方米的草坪和儿童游乐场为中心,中间隔以20米长的紫藤架,将动与静的景点有机地结合起来。公园东部有园门,入门即为林荫路,连到东北角的大竹厅;北墙边设有画报廊,小亭、石凳、石桌布置其间,颇为幽静;西北角为一新式回廊亭榭,有花木点缀,是游客的休息之处;东南角为儿童游乐场,设有铁制高架滑梯等多种活动器具;公园西南侧有一混凝土六角亭。

公园初建时种植的海棠、枫树、银杏、梧桐、香樟、雪松等历经四十多年生长枝繁叶茂,蔚然成林。普陀公园曾与1991年起因上海市合流污水工程施工关闭四年。1994年12月,国家出资四十多万元对公园进行了改建后重新对外开放。园丁们利用植物的生长习性,合理地配置植物群落,使得如今的普陀公园四季鲜花盛开,争奇斗艳。公园无论从景观还是生态环境上都达到了和谐自然,是人们游园、休闲、健身的好场所。

五、中国第一家罐头食品厂一一一泰丰罐头食品有限公司

我国罐头工业始于1906年,上海泰丰罐头食品公司是我国第一家罐头食品厂。它位于苏州河南岸的西康路。

1.上海民族工业产生的历史背景

鴉片战争之后,清政府与外国殖民者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条约,从此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与此同时,西方殖民者为了掠夺资源、开辟市场,开始了对我国实施经济侵略。从1843年上海开埠至1894年甲午战争发生,这是上海近代工业的产生时期。上海开埠以前已经出现了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但发展进程非常缓慢。开埠以后,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客观上从资金、市场、技术和劳动力等各个方面,为上海近代工业的诞生准备了条件。这一时期,为适应对华贸易扩张的需要,外资船舶修造工业首先出现。接着,以掠夺我国廉价资源为目标的出口加工工业和其他各种轻工业随之出现。受其影响,洋务派官办的江南制造局和官督商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相继在上海设立。这时,由于外资势力擅自在华设厂日渐增多,朝野上下要求从外商手中收回权利的呼声日益高涨,因此,上海的私人资本从1880年代起,由原来主要附股于外资企业转向独立创办民族资本的新式工业企业。

2.泰丰罐头厂发展概况

20世纪初,民族资本开始涉足上海食品业。1906年,南洋华侨王拔如在小沙渡的苏州河町购地建屋,置备机器创设泰丰罐头食品厂,制造禽类、肉类、鱼类和果蔬类罐头,并兼制传统的蜜饯型糖果。工厂建成后第二年,就扩大经营范围,聘请德国工程师,添置饼干制造机器,生产饼干。泰丰罐头食品厂以“囍”字作为商标将产品投放市场,其中禽肉类罐头占大宗,产品有红烧猪肉、红烧牛肉、红烧羊肉、鸡汁排翅、八宝全鸡、陈品全鸡、陈品全鸭,还收罗山珍野味制作烧野鸡、子鸡肉、佳制鹌鹑、五香禾雀、鲜炸禾雀、梅花北鹿、五香乳鸽等。此外泰丰罐头食品厂还生产水产类罐头,有鸡汁鱼、五香梅鱼、黄花鱼、风尾鱼、四腮鲈鱼、五香鲍鱼、清蒸水鱼、红烧水鱼等;上海泰丰食品厂最早生产的果蔬类罐头,主要有新鲜春笋、新鲜竹笋、新鲜冬笋、素鲜蘑菇、素鲜冬菇、三冬素菜、红烧冬笋、黑叶荔枝、花地杨桃、莱阳蜜梨、淡水沙梨、鲜制菠萝、鲜制苦瓜等。其所生产的各类产品,配以中国特有的原辅料烹调,用西方的罐装工艺,制成的罐头一经问世,就受到世人瞩目。

在当时的上海滩,罐头是非常上台面的,是许多小资和达官富贵餐桌上的必备佳肴,也是外出旅行必须携带之品。但是由于价格因素,贫苦百姓无人问津。因此,南洋各地华侨成为中国罐头的主要销售对象。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罐头食品原料来源受到很大影响,内外销售均因交通不便而减少。由于外货绝迹,加上市民抢购食品储存以应变时局,罐头食品厂呈现一时的畸形繁荣,1938年至1943年前后,上海新开设了几家罐头厂,如生罐头厂、伟大罐头厂、吉美罐头食品公司相继成立。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欧美国家在上海的企业正广和、海宁洋行、沙利文等均被日军接管,许多食品厂纷纷外迁,泰丰食品罐头厂可能就是这时迁到印尼的,一直延续到今天。

3.泰丰罐头厂的历史影响

尽管,泰丰罐头食品厂在苏州河畔早己不存在,但它仍以我国第一家民族工业的罐头食品厂而载入史册。

泰丰食品厂生产的产品和它独具魅力的商标、包装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在国际上获得的许多殊荣,为我国民族工业赢得了崇高荣誉。1911~1916年,泰丰罐头食品有限公司先后参加意大利都灵的览会、荷兰宝龙赛会、东京大正博览会、美国巴拿马赛会、小吕宋嘉年华会,获各种奖牌,尤以在美国巴拿马赛会获得金牌奖最为引人关注。泰丰公司名声大噪,营业蒸蒸目上,成为上海民族工业的佼佼者。

泰丰罐头食品厂以总计六枚奖牌成为在世博会上获奖次数最多的上海企业。它与上海商务印书馆一起,成为上海近代民族企业三次参加世博会并获奖的两家著名企业之一。上海泰丰罐头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各类罐头食品获奖资料现存黄浦区档案馆。在今天,泰丰生产的罐头、商标和广告等仍是收藏者们追逐的最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