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清湾位于昌化路桥和江宁路桥之间,苏州河流经此处时,形成了三面环水、巧夺天工的半岛状,这就是“梦清湾”,湾以南边的梦清园而得名。梦清园是苏州河畔最大的活水公园和公共绿地,占地8.6公顷,绿化率达到84%,被誉为“苏州河上的绿宝石”。

一、远东第一啤酒厂——上海啤酒厂

上海啤酒厂(又称斯堪脱维亚啤酒厂)位于苏州河畔宜昌路130号,是上海最早的啤酒生产厂家,也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啤酒工厂。它的前身系德商顺和啤酒厂,创建于1911年(清宣统三年),主要产品为黄啤,商标用UB(友啤)。1919年,德商把啤酒厂售予挪威商,改名为“上海啤酒公司”,商标仍用UB(友啤)。1935年,挪威商与英商沙逊洋行合资,并在香港注册为“英商上海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商标仍用UB(友啤),1949年4月停产。1957年该啤酒厂由国家接管,易名为“国营上海啤酒厂”。1959年恢复生产,产品商标改为“天鹅”牌。

上海啤酒厂拥有啤酒灌装线三条,主要产品有12度黄鲜、12度特黄、13度黑啤、8度清波等八种啤酒以及白兰地、威士忌、葡萄酒、秋香酒等七种发酵酒,年产量43500吨,年产值1870万元。天鹅牌12度特制啤酒、12度普通啤酒于1985年分别获得国家金质奖和银质奖。

1996年,国家实施产业结构大调整,新型发酵厂、上海酒精总厂、上海啤酒厂、华光啤酒厂和益民四厂、上海面包厂等合并,纳入冠生园(集团)有限公司。

位于苏州河畔的老上海啤酒厂建筑群是在20世纪初上海滩万国建筑云集的背景下,由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于1933年设计完成的,其建筑风格采用了早期现代主义风格,细部洗练,比例优美。1958年华东工业建筑设计院对啤酒厂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这些建筑群在苏州河畔屹立近百年,原办公楼、灌装车间和酿造车间等已列入第三批上海市优秀近代保护建筑,成为上海市市级建筑保护单位。

二、苏州河畔最大的活水公园—梦清园

梦清湾的景点有梦清馆、梦清园等。梦清馆共有三层,第一层介绍苏州河的地理位置以及上海的水利系统,第二层介绍古代和近代苏州河的污染及污染对人类的危害,第三层介绍苏州河的治理过程以及目前状况。

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历史上的苏州河是联系上海与苏州的纽带,不断为上海注入发展的推动力。近百年来,随着沿河产业带的昌盛,上海一跃成为全国工业发达的中心,机器的轰鸣带给上海人温饱和荣耀,造就了许多优秀的产业建筑与生产设施,然而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大量排放物却使得默默流淌的苏州河越来越不堪重负,欢快跳跃的鱼虾不见了踪迹,穿城而过的清粼微波被死寂与黑臭取代,高高的防汛墙亦随着潮涨潮落而留下难以抹去的黑色印迹。过去,沿苏州河的闸北、普陀、长宁等历史上的工业区,将大量工业废水直接排入苏州河:市郊的农民将苏州河当作到城区搜集肥料的通道,造起一个个粪码头,市民、船家也把她当作了天然厕所、天然垃圾场,这些无节制的长期污染最终使苏州河水变黑了、变臭了,美丽的苏州河成为肮脏之河,途经的人们无不掩鼻而过。曾几何时,在苏州河和黄浦江汇合处那黄黑分明的两股水流的交汇,竟然成为上海一大奇特景观。

梦清园位于梦清湾南岸,占地约8.6平方公里。其周边区域原先被市民视为城市死角,沿岸环境极差——水体黑臭、建筑破旧、脏乱不堪,曾经是上海市中心土地利用价值最低的区域。但随着市政府动迁改建工程的不断推进,梦清园板块作为市区不可多得的地块,迅速成为高密度开发的中高档住宅区块。高强度开发和密集的人口给城市空间带来了强大的压迫感,人们呼唤绿色缓冲地带,梦清园的建设无疑为这些滨水社区增加了一块可舒心呼吸的“绿肺”。因此,在造福子孙后代的环境恢复工程上海市城市中心滨水区的改造与再生工程中,梦清园的建设得到沿岸市民的支持。

在1980年代改革开放成果不断涌现的基础上,上海市开始着力推进苏州河治理改造,河水基本消除黑臭,水道河岸出现清水靓景的趋势。这条河呈现“清水——污染——整治——变清”的演化和提升,梦清园与梦清馆成为人们追忆、反思和憧憬的地标载体。1988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向上海市民提出这样个口号:“把苏州河治理好!”投资86.5亿元的河流污水治理一期工程奏响了大规模治理的序曲。1996年,上海市政府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成立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小组,制订出苏州河环境综合治理方案,确定了“以水为中心,全面规划,远近结合,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方针。

经过一期、二期和三期的改造,苏州河水渐渐由黑臭变黄,水鸟、鱼群重现于此,河岸边的半岛生态园也应运而生。

1.生态绿洲梦清园

苏州河蜿蜒流淌,梦清园由一个U形河道围合而成,以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态森林模式屹立于闹市区中。

(1)继承苏州河文脉

梦清园充分体现了历届市委、市政府领导、组织全市人民整治苏州河及其周边环境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进展,显示上海市民对苏州河治理的支持与参与的热情。

梦清园体现了国际大都市的科技水平,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强化市民参与性,寓教育于趣味实践之中,成为青少年环境教育的基地。通过污水治理的展示和实际操作,使广大市民认识到河流污染的危害及其形成机制,从而提高市民环保意识,自觉规范日常行为,成为苏州河,乃至上海城市环境建设的积极维护者。

梦清园凸显了苏州河综合治理的思路和成效。苏州河的整治除了污水截流引清冲污、曝气复氧、清除底泥等水环境整治工程措施外,还包括航运管理、环境绿化、生态恢复、旧城改造、房地产开发、宣传教育等多方面内容,是一项集工程、技术、管理、教育等各种手段于一体的综合性治理工程。它为市中心增添了“绿肺”和“绿肾”,有效改善了区域环境景观和小气候质量。

梦清园内中心区建筑包含了苏州河上的啤酒沙龙,用以收藏和展示苏州河及其沿岸地区有关啤酒酿造的文物古迹、工业史料、工业设备、历史典故等,挖掘和继承了苏州河文脉,藉以丰富上海的文化底蕴。

(2)水生态主题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与环境条件,梦清园以水体的净化再生为主题,将景观轴线与历史文脉轴线用“活水”这一主题串联起来。整个公园分为室内展示区(由产业建筑保护改造)、环路内室外展示区(含人工湿地与人造风景林)和环路外滨江景观带(由石阶竹露、曲水梦清等九个小景区连接而成),以满足人们游园、休闲的多重需求。

(3)一心一环两轴线

公园以“一心、一环、两轴线”为系统布局。“一心”指的是以活水广场为重心统率全园。“一环”指的是以主环路为纽带串联景区,环路既作为一、二期工程的分界面,又作为一、二期景观沟通与联系的桥梁。“两轴线”指的是主轴线为景观轴线,辅轴线为文脉科普轴线。系统的构建,强化了梦清园历史文脉的连通,既有西方园林之大气,又有中国园林特有的精致与浓厚的文化气息。

2.独具匠心的设计

再繁复细腻的人工设计都很难与自然界丰富多彩的形态、四季流转的变化相媲美,市民能在喧闹城市中拥有一方自然的生态环境,无疑是极其宝贵的城市生活体验。

(1)保存历史原貌

梦清园的总体设计由上海市园林设计院主持,同济大学负责对灌装楼和酿造楼作了具体的保护性设计。设计目标是对原啤酒厂酿造车间与灌装车间进行保护性修缮和重新利用,充分利用原来建筑与设施的特点,发挥新的城市生态效益,从而形成一种对古建筑的积极利用。

在总体设计思路上,设计者从最基础的目标与施工的可操作性出发,制定了三条最基本的原则:尽可能恢复建筑的历史原貌,整旧如旧;修缮工作的新增建筑元素尽可能明显地与历史元素相区分,保护历史记忆的清晰,使新旧分离;修缮工作一步到位,力求达到完善的使用效能。

(2)老建筑新生机

梦清馆的建设主要是对原先的两个单体建筑进行改造,涉及原啤酒厂灌装楼和原啤酒厂酿造楼。

  • 原啤酒厂灌装楼

该楼毗邻宜昌路,改造后主要用作公园办公楼和公园展厅(底层与二层)。改善内部通行条件,增加两部无障碍电梯,在底层加建钢制楼梯,去掉部分楼板与二层相接,并将楼梯间底层扩大,作为办公门厅。底层四周墙体除展厅、设备用房与办公门厅外,其余墙体全部去除,以求得与梦清园通畅的视觉效果,建筑与环境获得更好的融合。底层设有梦清园及两幢建筑的配套设备机房。在设备机房外墙包白色磨砂玻璃,以减少设备运转噪音对展厅的影响,同时取得与旧建筑相分离的视觉效果,清晰表达出新旧两个不同的建筑体系。

  • 原啤酒厂酿造楼

该楼位于苏州河畔,视线景观良好。由于酿造工艺要求,内部空间变化丰富,既有高大空间,又有紧凑的夹层。改造后的功能定位为公园餐饮与酒吧,以供应自酿新鲜啤酒为其特色。原先临河一侧高大空间顶部有两个极富特色的漏斗,以及一侧墙面保留有原车间烟囱,为室内增添极富历史感的一笔。

在两幢历史建筑立面和造型设计上,首先追求还原建筑的本来面目。将一部分墙体残件取回办公室,进行了仔细检查。由于年代久远,新老墙体涂料已与墙体融为一体,建筑立面原色彩已无法考证,故采用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典型色彩白色与深灰色的高级外墙涂料进行重新喷涂:部分新露出立面则采用充满现代技术感的低辐射中空玻璃幕墙,使新老建筑体系在视觉上清晰分离。楼层外部门窗及屋面天窗全部采用定制的仿老上海工业建筑风格的钢门窗:门窗框及五金件颜色为深铁褐色,玻璃为低辐射中空玻璃,两幢建筑的外立面整体改造呈现出一种明晰的视觉层次。为体现苏州河畔的夜间建筑景观,在建筑四周设计安装了泛光照明。

设计者的公园主体工程建设实体形态除了蕴含不断反思的设计意图,也透露出些许遗憾,如果能把原有建筑面貌完整地保护下来,整体效果将会更好,更能体现出价值。不过,最后这两幢称得上是“劫后余生”的工业建筑已被升格列入国家第三批近代建筑保护单位名录,得到了一份改造工程项目的意外收获。如今,随着对这两幢历史建筑的保护性修缮的完成,它们已经被重新投入使用,成为新的城市景观面貌。

3.梦想成真新景观

(1)人文历史景观

人文景观是整个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艺术成果和文化结晶,是人类对自身发展过程的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概括,并见之于形态、色彩以及其他整体结构组合之中。人文景观具有的历史性、人为性、民族性、地方性和实用性五个方面的特点,都在梦清园得以体现。

从城市景观的角度来看,城市中的次生自然环境主要内容可概括为:水(城市水环境)、地(城市地景)绿(城市绿化)等三个方面。而它们被人工化的程度则根据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审美需要而有不同的强调。城市水体、地景、绿化处理的主题变化涵盖丰富的环境内容,综合起来所形成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产生着巨大的环境效益、社会文化效益与经济效益。洁净的水体、茂密的植被、舒适的人性化开放空间是该项目所致力营造的最佳景观环境。

  • 水环境

从公园西南区河道上游方向设取水口,取苏州河水,经溪涧的曝气复氧、人工湿地过滤床等物理、生物净化流程,使水体达到景观用水标准。净化后的水用于公园人工瀑布、喷泉、湖泊等水景,绿化灌溉以及地下设施的冲洗等。多余的水通过公园东北区的星月湾排入苏州河,归入大海。这一系列的净化水道,用直观、自然、艺术的方式向市民展示城市水体“复活”的过程。公园尽量利用大面积地块布置品种繁多的植被,核心区大量建设生态效益高的复层混交林,穿插运用乔木、灌木和草皮植物,为高强度开发的城市中心区域增添了一片浓绿,梦清园也将成为鸟类、虫类、鱼类和人类共生的乐园。

  • 地景

梦清园内开放性活动休闲场所的建设十分注重生态性与舒适性,坚持“融于自然、变换自然、装点自然、取材自然”的原则。洒满树荫的硬地广场、依山傍树的玻璃咖啡屋、大面积透水基层和面层的路面、经防腐处理的木材铺设成的亲水平台、木质的坐椅、随处可见的无障碍通道,让在此游玩的广大市民感受到美梦清园滨河景观景和舒适,减少暑天的曝晒和冬季的冰冷,亦让公园土地最大限度地沐浴到雨水的滋润。

  • 绿化

营造宜居、宜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中心城区的大型公共绿地是组成城市绿色生态体系的主要环节。在梦清园的建设过程中,针对自身现状及滨水特质,在绿化种植设计方面,充分结合了植物多样性原则和适地适树原则,共选用了160多种植物,其中包括优良的乡土树种和近些年引进的新优品种。

(2)工程技术体系

梦清园的设计与建造在追求景观艺术品质的同时,高度重视景观工程技术的可操作性、安全性与科技创新性的结合。

  • 交通及防汛体系

按照景观优先、防汛合理的综合优选所确定的总体原则,全园主环路与防汛后挡墙结合在一起考虑,简化了施工的程序,节省了投资,同时满足了全园消防和防汛通道功能要求。地下车库主入口的设计,呈现出与公园立交方式布置,人、车在空间上分流,内外功能区分明确,交通体系合理,为游人保留了完整安全的休闲场所,也使得车库的管理更加简便易行。

  • 滨水安全体系

由于公园3/4的界面是临水的,且苏州河市区段水深约2.5~3.5米,故亲水场所的安全问题在这里尤显重要。在长约1公里的沿河亲水步道上,均设置了栏杆,材料选用钢和安全玻璃,轻盈通透,分而不隔。由于近年上海市民平均身高不断增长,在栏杆的高度上选择了1.15米,比往年常用的底线1.05米提高了0.1米。在游艇码头区域,为了安全疏散和便于管理,园区在候船区和木栈桥之间设置了防护栏杆,在出入口设置活动门窗,虽然此举会“牺牲”游人的局部亲水空间,但可以确保市民,特别是老人和孩子的安全,同时形成了层级式亲水景观空间的特色效果。

  • 工程创新体系

梦清园作为上海21世纪市中心重点建设的科普性公园,不仅体现在水体净化再生领域展现了特色,在建筑小品、水电设施等方面亦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大量轻型钢结构建筑与特殊造型设计的张拉膜有机结合,在建筑外观和细部结构上均有突破,形成了象形、写意、流动等不同风格的糅合。部分园林灯具选用太阳能蓄电池庭院灯,体现了生态节能的科技主题;草坪的喷灌选用新型的设备及运用“中水回用”的科技工程尝试;人工湿地周边的绿地里用仙境般的“雾森”来创造别具特色的绿地氛围。

清澈流动的水是城市的灵魂,是人类社会生活维系的核心需要。园林建设的“活水”源自完善优秀的设计。梦清园的设计与建设历时两年,建设期间平均每星期进行一次工程现场交流,大梦清园卧石设计思想在磨砺中闪光,无数的设计及工程细节问题在交流与研讨、构想与实践验证过程中获得优化。上海市园林设计院梦清园项目组的精心设计,令滨水特色绿地公园的秀丽绽放在苏州河畔。

梦清园赋予梦清湾绿色生态,梦清湾则注入梦清园特殊的河湾文化,两者相得益彰。今天,梦清园成为苏州河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梦清湾因梦清园的美丽而大放异彩。

三、苏州河国际龙舟邀请赛

水清岸绿、鸥鹭嬉波,梦清湾成为一年一度的苏州河国际龙舟赛的上佳地点。

自2003年始,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上海市体育局和普陀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每年在此隆重举行,已成了具有海派特色的一大文化景观。

每届龙舟赛都有一个主题,例如:2003年以“爱我中华”为主题;2007年是同济大学建校100周年纪念日,龙舟赛就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唱响两岸同根旋律,迎接同济百年校庆,展示普陀发展风采”为主题;2008年以“庆奥运、迎世博”为主题:2009年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比赛时,来自国内外的龙舟队齐聚苏州河江宁路桥至昌化路桥段水域,分组进行。比赛开始后,伴随着漫天的焰火和震天的鼓声,船桨齐动,水花飞溅,龙舟在两岸观众热烈的欢呼声和掌声中冲向终点。

龙舟赛场周围也有不少民俗文化展示。苏州河畔的梦清园内,荡湖船、踩高跷,来自街道社区的民俗文化表演队载歌载舞;蘑菇亭里,男女老少轮番上阵包粽子,免费送给社区里的孤老:苏州河北岸的“民俗风情一条街”上,吹糖人、浇糖花、绕棉糖等传统小吃,以及手制香袋、手绘京剧脸谱等30多项民间绝活表演,都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上海苏州河城市龙舟国际邀请赛对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强民间国际交往发挥了很好的作用。